江苏省南京市下大决心取消公费医疗,从明年起将20万市直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医疗“福利”与普通市民拉平,引来舆论的一片叫好之声。但是,赞声未酣却骂声四起,因为这项改革还遗留了一个“副厅级以上除外”的尾巴。
凭心而论,取消公费医疗各地政府确实下了很大决心、花了很大力气,但从当前改革的成效来看,取消公费医疗的导向性意义远大于实质。这是因为公费医疗取消后,公务人员的保费差额将可能大部分由财政埋单,而且在一定过渡时间内享有一定数额的医疗补贴。仅此一点,就可以看出这项改革仍处于谨慎推进的过程中,也正是因为存在这样一种谨慎才没有在当地公务员队伍中产生明显的反弹。也正是这样一种“隐性”稳妥的改革方式让这项改革隐没于公众视野——江苏13个省辖市中的12个已经全部取消了公费医疗,全国31个省市区中的24个省市也已经取消了这项制度。但是直到南京市宣布取消时,才引发了人们的关注,还被“副厅级以上除外”一记闷棍打消了热情。
稍微了解一下就能发现,其实“副厅级以上除外”的现状与公费医疗的不彻底取消是一个普遍现象。这种现象的原因可以追溯到从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不彻底的尴尬现实。资源配置的权力更多地集中在政府,执政者既是规则的制定者又是参与者,特权才得以滋生。要清除特权,维护社会公正,唯一出路只有改革。
不是公众期望过高,也不是媒体有意选择放大改革的信号,当人们看到“副厅级以上除外”时“被忽悠”的感觉,表达的是公众对改革的渴求。其实针对“副厅级以上除外”的改革已经在酝酿,江苏省直单位已经开始对可能到来的改革进行筹划。我们只希望地方政府改革的步子迈得大一点,让公众不必眼巴巴地看着那些改不掉的“尾巴”而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