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5月29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国家统计局发布《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对2.6亿农民工这个庞大群体的生产生活现状和进行全方面数字解读。请看新闻观察:农民工的喜与忧。
钟淑荣:贴标签贴好点,看着别贴歪了。
在安徽省界首市工业园金裕皖酒生产车间里,车间主管钟淑荣开心地忙碌着。她曾在外地务工,后来回到家乡上班。钟淑荣的工友朱丽扳指算帐阐述家乡就业的好处:
朱丽:我原在广东打工,一年路上来回路费,逢年过节都得回来,花不掉不少路费,现在在金裕皖上班,一个月2000多元,家里、地里、小孩、老人都能照顾到。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月收入分别为2257元和2226元,只比在东部地区务工少29元和60元,但扣除生活成本,在本地区务工的收入结余比外出务工多几十元到几百元,离家越远结余越少,在东部地区务工结余最少。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指出,家门口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最近几年,中西部经济迅猛发展,收入差别越来越小,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留在家乡工作,尽享家庭天伦之乐,提高幸福指数:
朱启臻:过去我们之所以没有就近就业,就是他没有就业机会,因为我们沿海地区工业比较发达,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比较强,但内地就没有吸纳能力,但现在这种情况在发生变化,产业也在转移,所以它就必然选择就近来就业。
农民工收入逐年提高,社会保障方面却相对滞后。张伟平是山东一处建筑工地上的钢筋工,日薪将近三百元,挣得不算少,但他总觉得不踏实:
记者:有劳动合同吗?
张伟平:没有合同,没有劳动合同。没有保险,什么也没有,也没有星期天也没有节假日。
张伟平说,工地上从事一线建筑劳动的基本都是农民工,没有劳动合同非常普遍:
张伟平:都这个样,都和我似的。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农民工被拖欠工资的现象下降了三分之一,但外出农民工与雇主或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没有明显的改善。建筑业四分之三的农民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服务业、住宿餐饮业超过六成,制造业也占近一半。在朱启臻看来,这些行业未签合同率较高,主要是由于行业本身流动性较大:
朱启臻:很多带有季节性的,比如说像建筑业,建筑业在我们西部北部这些地方它不是全年都有活干的,到冬天就停了,有的时候一个建筑公司是承包的,找到活了他就临时招一批人,把活干完了这些人又回去,它的流动性是比较强的。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翼则认为,行业流动性大不能成为不签合同的理由,一些用工单位不签合同是为了逃避缴纳社保费用:
张翼:因为现在的社保费把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还有生育保险,把这个五大险加在一起相当于上一年社均工资的42%左右,这块上升使得雇主的压力有所增加。
相比签订合同的尴尬,农民工融入城市更头痛的是住房难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以受雇形式从业的农民工,只有三分之一能住上单位宿舍,四成雇主或单位不提供住地也不给住房补贴。农民工自已买房的只有0.6%:
张翼:绝大多数农民工居住的地方实际是在城乡结合部这个地方。
张翼指出,农民工在城市实现“住有所居”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长期以来,严格的户籍制度使农民工无缘廉租房、公租房。他呼吁加快改革,让农民工真正享受市民待遇:
张翼:通过立法,通过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通过当地政府的规划,这样一些方式来从总体上解决的时候,我们国家的城镇化就不是伪城镇化,也可能就会对农民工的生活质量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