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热点时评:让政策惠及真正的寒门学子
2014-08-11 21:18:17   来源:   评论:0 点击:

政府每年统计的农村贫困孩子上重点高校的数据,有必要进行深入甄别。应该弄清楚这些学生究竟是来自农村的生源,还是来自贫困地区的农村学生,从而将国家政策惠及真正的寒门

政府每年统计的农村贫困孩子上重点高校的数据,有必要进行深入甄别。应该弄清楚这些学生究竟是来自农村的生源,还是来自贫困地区的农村学生,从而将国家政策惠及真正的寒门学子。

 

  “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要再增长10%以上。”这是此前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的目标。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最近却对此表示忧虑,他的企业每年都资助数十位北大“贫困”大学生,但就在去年,他发现“这些贫困学生大部分其实不怎么贫困”。

 

  据俞敏洪讲,真正贫困地区的农村孩子,大多数都早早被淘汰下来了,很少有机会能够进入当地的重点初中、重点高中。这样,在重点中学、名牌中学几乎垄断了重点大学招生名额的情况下,农村贫困孩子当然也就没办法迈入北大、清华这样的名校了。

 

  不得不说,俞敏洪的直言披露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信息,那就是,政府每年统计的农村贫困孩子上重点高校的数据,有必要进行深入甄别。至少,也应该弄清楚这些学生究竟是来自农村的生源,还是来自贫困地区的农村学生。

  例如,河北省衡水市属于当地贫困地区,但那里的衡水中学却是全国有名的高升学率中学,不少大城市的家长都努力把学生送进该校,北大、清华等名校在河北的大多数招生名额都被该校“夺走”。那么,是不是来自衡水中学的学生都能够算是“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这样统计,显然有失公允。

  可见,持续加大重点高校中的寒门子弟比例,固然是缩小教育差距,体现教育公平的一条重要路径。但同时,鉴于中国教育竞争“从娃娃抓起”的现实,还是应该从中小学即开始实施相对差别较小的国民教育,而不一定非要等到大学阶段才给予倾斜。

 

  在拔尖的教育环境下,从幼儿园、小学开始,教育资源就对贫困者失去了公平。例如,农村的很多寄宿小学,只是解决了有学可上的问题,并没有解决教学质量问题。而到了中学阶段,则有更深的教育鸿沟。教育资源的严重不均衡,让很多寒门子弟一开始就在竞争中落败。

 

  因此,若想破解俞敏洪的疑惑,一方面,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应该从严甄别,真正将国家政策惠及寒门学子,一定要做到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另一方面,还是要立足长远,从教育的全程进行改革,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村学子的教育扶持,逐步解决城乡之间的教育不均衡问题,不要让寒门学子从一开始就输在起点上。

 

  通过政策倾斜帮助寒门学子,在教育资源并不均衡的当下,注定是一项“慢”功夫,也是一项有着诸多差别的工程。急于求成、一刀切,均无济于事,教育部门应该有水滴石穿的耐心和坚持。

相关热词搜索:天津人事考试网 天津华政教育 天津公务员

上一篇: 申论热词:中小学校服
下一篇: 申论热词:委屈的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