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节日喜庆的硝烟散尽,全国多地却仍笼罩在阴沉的雾霾之中。
重重雾霾加重了人们的疑虑——从“洒水抑尘”到“停工停课”,从“雾霾罚单”到“免职开除”,各地治理雾霾的措施多样、语态坚决,为何效果并不明显?政策在落实中又遭遇了哪些尴尬与问题?突破“十面霾伏”的症结何在?
“尴尬”的应急措施
近日,环保部出台了《关于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北京、上海、江苏等地也出台或制订空气污染应急预案。《福建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已上报福建省政府。辽宁的省级及各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也已编制完成。
然而,各地的应急措施在操作过程中却存在诸多“尴尬”。记者在雾霾天采访时了解到,对于“提醒性、建议性”的“蓝色预警”应急措施,很多人既不了解其具体内容,也无法真正按照建议“减少户外活动”。
上海市尽管已发布《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重污染应急方案(暂行)》,但关于雾霾严重时,学校是否需要停课,目前并没有明确规定。对此,上海市教委官方微博表示,这是出于综合因素的考虑,并不能说停就停。因为“决定何时停课应综合考虑家长接送、学生的家庭照看和上下学路途安全等因素”。
面对重度雾霾突袭,不少城市甚至还没有相关应急预案。一些已制订预案的城市也并未及时启动,造成有预案不“应急”、有应急无“预案”的尴尬局面。
艰难的“治本”之道
2月14日,《广东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发布,通过六项治本措施防治大气污染,力争到2017年珠三角区域PM2.5年均浓度在全国重点控制区域率先达标。
面对反复来袭的雾霾污染,“应急固然必要,治本更为迫切”已越来越成为共识。为确保治霾效果,各地也不乏雷霆之举。
但环保专家认为,我国雾霾成因复杂,治理周期较长,尽管采取了系列措施,很多地区短期内都难见到明显效果。与此同时,严厉治污措施与群众现实利益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
在兰州,由于洒水抑尘导致道路结冰,交通事故频发,引发诟病;但更多质疑是政府工作重心向环境保护上调整带来的深层变化。在对原有燃煤锅炉进行天然气改造过程中,由于涉及点多面广、工程量大,致使部分地区供暖延期半个月,受影响的供热面积达290多万平方米。除此之外,单双号限行造成严重的市民出行困难,更是引发舆论风波。
记者还了解到,目前不少地方根本没有负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不少地方是内部挪用编制。江苏省环保系统的一位专家表示,治污、治霾总体来说处于“有心无力”的状态,各地的应对和治理能力与形势要求不匹配,导致“只能抓重点,从水污染、重金属污染到大气污染,哪个有事抓哪个”。
漫长的“突围”之路
整体减排难度大,造成了雾霾的持续与反复。江苏省环保厅总工程师刘建琳说:“中国的污染状况既有因能源结构不合理导致的伦敦型大气污染,又有因交通原因造成的洛杉矶型大气污染。大气污染源头多样,呈复合型。”“即使所有污染源全部切断,都不可能立即明显降低污染,改善大气污染状态唯有靠长期治理。”江苏省环保厅大气办副主任单阳说。
上海市环保局污防处副处长周军说,要彻底解决雾霾污染的困扰,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方式。不仅产业结构要调整,布局也要重新科学规划。此外,最重要的一点是区域联防联控。这就需要国家层面进行制度规划,协调统筹,建立起大范围的区域防治网。
自2013年9月环保部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签订《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一场旷日持久的呼吸保卫战拉开帷幕。
记者18日从环保部获悉,京津冀及周边六省区市人民政府一一将任务分解到每个地区。推进综合治理,目标开始逐步落地,但实施过程中各地却进度不一,仍面临需突破的瓶颈。
这位负责人也坦言,在目标责任书执行的过程中,有些地方领导还在观望,观念还没有转变过来。在关停企业时,面临就业的压力;煤改气过程中,存在天然气供应不足等问题;黄标车淘汰的积极性不高,激励政策没有跟上……这些都是需要突破的瓶颈。